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中国医药科学》 > 2014年第7期
编号:13133783
小瞳孔下切口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手术35例探索(2)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4年4月1日 赵长龙
第1页

    参见附件。

     2 结果

    所有患者术后瞳孔形状均为圆形,直径较之于术前稍大(直径为3~4.5mm),且术后均未见人工晶状体前膜形成与后囊破裂。术后30d,20例矫正视力≥0.5,13例为0.1~0.4,2例<0.1,详见表1。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葡萄膜炎反应,于7~10d内消退;2例患者出现巩膜隧道切口外口暴露,因切口未见渗漏,故而未做特殊处理,7~10d被结膜覆盖;3例患者出现中度角膜水肿,均在7d内恢复;2例患者出现前房小量出血,但并没有影响手术进展,且术后2d内吸收。

    表1 患者术后30d视力矫正情况

    视力状况例数百分比

    ≥0.52057.14

    0.1~0.41337.14

    <0.125.72

    3 讨论

    小瞳孔下白内障手术,尤其是伴有严重虹膜后粘连的并发性白内障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时,难度系数不言而喻,因此,临床上手术治疗过程中,眼科医生均要视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手术治疗方案。

    当前,对小瞳孔与虹膜后粘连的处理方法主要是:散瞳—黏弹剂前房足量注入—钝性分离—剪开虹膜(辅助使用虹膜拉钩等以放射状操作)[6-7];截囊方式主要囊括:连续环形撕囊、开罐式截囊以及线性截囊等,不同手术需要的手术器械与技术是不尽相同的。由上可见,手术方式的选择除了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之外 ......

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,详见PDF附件